• 介绍 首页

    楚后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楚后 第228节
      他看邓弈。
      “太傅,谢燕芳本盯着你和中山王的旧事呢。”
      先前就要逼邓弈揭示被中山王收买的旧事,楚后的家人先跑了,做贼心虚不证自现,邓弈也不用再辅证。
      但现在要是按照楚后说的做,受了中山王的认罪,不罚不问,大事化小小事化了,邓弈真要背上中山王座下走狗的骂名了。
      “楚后她一人荒唐就让她自己荒唐去吧,您可不能。”
      邓弈倚着凭几,一手拿着信,一手接过随侍小吏递来的热茶,夜色里热气袅袅舞动,让他的面容变得有些模糊。
      他现在的确应该把这女孩儿胡言乱语的信扔进火盆里烧掉,不用再看下去。
      但——
      那女孩儿不讲这些大道理了,写了一笔。
      “乱世平天下有大功,但制止乱世让天下太平也是有大功,太傅,你是要当乱世里的太傅,还是当太平治世的太傅?”
      他邓弈出身低微,没有家世,没有深厚的旧友姻亲。
      他微微抬眼,看着满殿围座的官员们,如今身边拥者众多,听他号令,为他助力,出人出钱,让他邓弈盘踞朝堂,能和世族且有皇亲的谢氏分庭抗之,是因为他是先帝托孤,手握玉玺,监国辅政之权。
      他们依附的不是他邓弈,是他手中的权柄。
      乱世,是打出来的,就算为文臣之首手握玉玺,征战的时候,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,也轮不到他这个太傅指点江山。
      权柄不好用,就会越来越不好用。
      邓弈看着信,楚小姐出身平平,家世单薄,虽然有兵马,乱世中自知争不过谢燕芳,所以就来跟他当同病相怜人了。
      同病相怜人又写了一笔。
      “太傅如果不能助我,我便与中山王父子同归于尽,为太傅能尽快迎来太平尽一份力。”
      “虽然我想争取活着,但从未惧死。”
      “从我踏入中山王府那一刻,我就是奔死而去的。”
      “我这一死,于国于民于我自己,都没有遗憾,于邓大人来说,也没有遗憾。”
      “楚昭就此作别。”
      她说的没错,他若不助她,她就死定了。
      没有遗憾,还写那么多话做什么,小小年纪,坦诚又老练,自利又凛然,这难道不是用死来威胁他?
      他邓弈是在乎别人生死的人吗?
      邓弈放下信,看着手里的茶,这女孩儿似乎离开很久了,他都想不起来她的样子。
      “邓弈,你怎么也在这里!”
      他恍惚想起第一次见,女孩儿震惊地直呼他的名字——明明是第一次见,但他清晰地能感受到那女孩儿对他的熟悉。
      她畏惧他,戒备他,但又讨好他,称赞他,甚至在某一些时刻,还无比信任他。
      “邓大人才是最厉害的。”
      “邓大人最厉害了。”
      邓弈耳边似乎响起那女孩儿的声音,厉害,他的确厉害,他能成为先帝托付的人,的确是天降机会,但这个机会为什么落在他邓弈身上,那是因为是他一步步筹划经营。
      他邓弈得到了机会,也没有辜负,握紧机会,短短时日坐稳朝堂。
      他这么厉害,这世间有什么他不敢的,他不能做的?
      邓弈放下茶,道:“我要拟圣旨。”
      说笑喝茶吃点心热闹的殿内瞬时一静,官员们神情惊讶,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      “太傅。”几个官员站起来,“慎重啊!”
      邓弈环视殿内:“诸位是不敢助我了?”
      看到他的视线,有的官员闪躲,有的官员无奈。
      邓弈看着他们,又笑了笑,将手里的茶晃了晃。
      “诸位想一想,铲除了中山王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?”
      “陛下年幼,将来可说不准会出什么意外。”
      这话好大胆!殿内的官员们一惊——
      “中山王到底是萧氏正统。”邓弈说,视线扫过,没有再多说,话头一转,“王爷先前对你们也都很友善吧?
      他这个小吏中山王都能大手笔送礼,朝中这些官员们难道没有接过中山王的礼物?
      果然这话让在座的官员们神情变幻更厉害。
      片刻安静后,一个年长的官员苦笑。
      “太傅,这件事做了,骂名加身。”他说,“颜面何存啊。”
      邓弈道:“本太傅与中山王有旧,你们心里都知道啊,不是照样与本太傅相交,过得也挺有颜面的啊。”
      殿内官员们些许尴尬。
      “不能这样理论啊。”一个官员无奈说,“先前是先前,现在您是先帝选定的太傅。”
      邓弈道:“那只要中山王认罪,他就依旧是大夏的王爷,中山王要反叛,朝廷敢战,中山王要认罪,朝廷又有何不敢接受?”
      再看诸人。
      “你们不用担心,骂名由本官担着,你们只要无可奈何就可以了。”
      无可奈何,不能阻拦,是为可怜,官员们你看我我看你,可怜的话骂名就少一些。
      如今已经和邓弈一体,不仅不能让他倒下,还要与他聚力,皇帝年幼,这是世家治世的好机会,诸人垂首施礼“谨遵太傅决断。”
      邓弈放下茶杯,点点头:“多谢诸位。”
      这件事就算说定了,殿内气氛缓解。
      “太傅,您这也是为了皇后吧?”一个年轻的官员忍不住说。
      登位以来,皇后也有很多行径不合规矩,邓弈纵容不闻不问。
      现在本来对中山王这件事放手不管,任凭谢氏掌控,看了皇后一封信,竟然不问谢氏就要与中山王和解——
      太傅自然是有自己的思虑,但这思虑中也必然有皇后吧?
      据说皇后与邓弈有旧,私下有消息传说当时宫乱那夜,皇后对着邓弈喊他欠他什么来着——
      殿内的官员神情复杂闪烁。
      邓弈神情淡淡,看那官员一眼:“皇后是为了天下,本官也是为了天下。”
      他再看桌案上摆着的太傅大印,以及玉玺。
      “这天下本官现在说了算数,现在不说,以后说不定就没机会说了。”
      第九十八章 请罪
      厮杀从黑夜一直持续到天亮。
      日光下站在高处遥望,惨烈触目惊心。
      原本拔营退避的中山王兵马已经恢复了进攻——没有人会在别人举刀疯狂杀戮时放弃抵抗。
      城池外堆积着尸首,有兵士也有民众。
      越过尸首残躯,京营兵马冲向城池,城墙上除了飞箭如雨,还有民夫们投下木石,相比有城垛盾甲护卫的兵马,民夫们如同赤裸,不少人才站起来投石,就被城外的羽箭射死。
      但他们不能不站起来,因为后退的话就被会城池内的羽箭射死。
      尸体不断跌落在城下。
      “陛下。”有将官疾驰而来,“斥候报,又有中山王援兵来了。”
      将官说完看了眼坐在谢燕芳身前的孩童,小皇帝握着刀,但对外界无知无觉,眼神木然,也不说话——
      “分兵迎战。”谢燕芳说,“此城,不计代价也要拿下。”
      谢燕芳的话就是陛下的话,圣旨,将官应声是,刚要让战鼓分兵,远处传来收兵的号角。
      地面踏踏,是远处奔来的援兵,再一次吹着收兵号角的援兵。
      而与此同时,城池中也响起了收兵号角。
      将官不由一愣,又这样?他不由看谢燕芳。
      谢燕芳如同没听到,只道:“进攻。”
      这一次不仅下令,他还催马带着皇帝要向前。
      “陛下,跟我亲自去攻城,陛下亲手拿下萧珣。”
      将官忙要跟上,但下一刻,又传来了呜呜的号角,这一次不是收兵,而是卸甲。
      卸甲。
      这不只是退兵,而是投降。
      竟然,投降了?
      随着号角声,城墙上的兵士们扔下兵器铠甲落地的声音也清晰地传入耳内。
      这——投降了,就不能再擂战鼓杀了吧。
      将官一呆,谢燕芳望着近在咫尺的兵马城池,握紧了缰绳。
      随着号角有呼喝声滚滚来。
      “陛下——陛下——中山王世子桀骜不驯,闯下大祸——”
      “陛下——中山王教子无方,卸王冠解王袍泣血请罪,请陛下赎罪——”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