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八零文艺妇女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八零文艺妇女 第40节
      李丰收腼腆地笑笑。
      “你知道,她比你大十岁吗?”
      “姐,十岁算什么啊,咱们村大牛他媳妇,比他大一轮呢,人家日子不也过得好好的。”
      “那你知道她结婚了吗?”
      “她……她结婚了?”
      李丰收饭也不吃了,追问李稻花,她怎么会结婚了呢,平时也没见过她丈夫啊。
      “多有意思,大你十岁,长得还年轻漂亮,没结婚才奇怪吧,这漂亮女孩就像花一样,一开就有的是人围着转。”
      李丰收想想,好像确实是这样,李稻花还没结婚的时候,十里八乡的,经常有媒婆上门,要给她说亲。
      村
      里的小伙子倒是不敢造次,他们大多小的时候被李稻花打过,长大了,李稻花在村里,那也是一大战力。
      只是李稻花没想到,她的这句话让李丰收直到三十多才结婚。
      这中间也遇到过不少对他表明心意的女孩,他都不敢过多接触,最后还是靠家里人给他介绍才结婚的。
      “原来她早就结婚了……”李丰收呢喃着,饭也没吃,下午出门的时候,魂不守舍的,回来之后,更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。
      李稻花一脚把门踹开:“准备绝食饿死自己给谁看啊?”
      没想到,李丰收居然慌慌张张的往被子底下藏东西,李稻花看的真切,那分明是个包子。
      “我还以为你出息了呢,拿出来吃吧,饿了就自己出来吃饭。”
      “姐……”李丰收有些难为情,小说里不都是这么写的嘛,失恋,就要失魂落魄一阵,更何况,他刚来,就闹这么一出,更让人觉得不好意思。
      “姐,其实,刚开始我还挺伤心的,下午去跟她见面,我问她,她也承认了,奇怪,她承认之后,我就没那么伤心了。”
      “你们两个才接触多久,哪有那么深刻的爱情,更何况,你知道什么叫爱情吗,你就是看人家长得好看,见色起意。”
      村子里的姑娘,就数李稻花最好看,那跟北平演艺圈这些从各个地方千挑万选选出来的女孩还有差距呢,更别说其他人。
      李丰收刚从村里出来,就跟这么漂亮的女孩接触,心猿意马再正常不过了。
      这次就算是换个人在剧里做他的媳妇,他一样会看上对方。
      花花世界迷人眼。
      “村里相亲,那都是相上就结婚的,我们认识两个月,不短了。”
      “你再给我整这死出,你就别吃饭了。”
      “我知道我知道。”
      饭桌上,就数李丰收吃的多,中午的时候就没吃多少,下午又走出去那老远去见姑娘。
      十七八的年纪,正是长个子,饿的快的时候。
      “吃完别坐着,走路消消食。”
      因为这事,李稻花坐车来的这个四合院,车是蓝色的大卡车,新买的,欧阳远他们每天都要擦干净。
      “明天我们就要跑第一趟车了,是帮着郭为民他们厂里送货,这次就跟着车队一起跑,我们也好摸摸出车的流程。
      这段时间,他们两个也把车学的差不多了,等上路之后,到没人的地方,让他们两个也试着开车。”
      “你们这一趟要多长时间?”
      欧阳远郁闷地说:“来回要十几天。”
      等到回来的时候,学校也要开学了,到时候就让李丰获他们先找货源。
      “等你回来,我差不多也要忙了。”
      在拍电影的这段时间,北大中文系邀请她去演讲,主要是想让她讲讲,怎么打开对外文学的大门。
      从李稻花的《华尔街奇遇记》在阿美莉卡爆火之后,不少人也试着往国外发展,也到班坦图书公司投稿自荐过。
      也有人模仿着李稻花的奇遇记,试着写了类似的小说,也没成功。
      现在,李稻花的第二部 小说都要拍成电影了,北大就想办个交流会,让她交流一下心得,也可以让学生们多学习学习。
      她写了演讲稿,但是觉得恐怕没太大用处。
      能在这个年代考上大学,尤其是北大的,可不是省油的灯,教导他们的老师,也都是倾囊相授。
      他们之间,相比学生和老师,更像是师父和弟子,关系也更加密切。
      单纯的演讲稿,到时候遇到突发情况,还得看她自己的随机应变,这个暑假,就是她的准备时间。
      对于自己的作品,李稻花非常了解,大白话嘛,没什么可点评的。
      要提防的就是一些阅读理解选手,他们总会在出其不意的地方攻击作者本人,让作者本人也哑口无言。
      对于自己闺女要去北大演讲,虽然李稻花一直强调是交流会,但是李三柱和林金凤两人从来都是不听不听,我不要你觉得,我要我觉得。
      林金凤打电话回县里,告诉大家李稻花的小说拍成电影的事,到时候大家一定要去看。
      其实她不说,大家也都会去看,因为除了免费的露天电影,他们也没什么其他的娱乐项目。
      来北平之后,林金凤最爱做的事就是看电视,每天忙活完,就是看电视。
      这让李稻花十分担忧她的视力,要不是现在的节目不多,她恐怕还得限制林金凤每天看电视的时间。
      林金凤还打电话告诉她妯娌,也就是李丰收的妈妈,李丰收拍电影啦,有出息啦。
      他们一家三口虽然已经不在李家庄,他们的消息在李家庄却一点都没少过。
      暑假即将结束,学生们也逐渐返校,一些出去游玩的学生们也都回来了,他们的人脉最广,消息也精通。
      他们带回消息,说李稻花即将到他们学校做文学交流,中文系的学生可以去参加交流,交流的内容就是对外文学。
      “凭什么只让他们中文系的参加文学交流,写作又不是中文系的专属,我们也要参加!”
      有同学觉得这不公平,他也给报刊投过稿,也成功发表过,他也对文学创作十分感兴趣。
      “反正是文学交流,学校也没说只允许中文系的参加,咱们也可以去嘛,只要打听好时间就行。”
      准备这么做的学生还不是一个两个。
      李稻花按照约定时间来到北大,北大老师张鸣带着她先在北大里参观。
      参观的地点也包括布置好的文学交流会现场。
      这是一个大的公共教室,阶梯式的布局,可以容纳更多人。
      交流会在下午,这时候就已经有学生在周围晃悠。
      李稻花的笔名和书在外面很有名,她本人却很少有人认识,她接受过采访,却从来没让人拍过照片。
      拍照片之后,就有太多人认识她啦,不方便她发挥。
      等以后出名,走在路上就能被人给认出来,万一哪天,她不小心在迷弟迷妹面前发疯,多影响形象。
      显然,她觉得自己在报纸上跟别的作家对喷算不上什么发疯。
      在交流会现场晃悠的学生们手里还拿着书,但是拿的都不一样,大家爱好不同,对李稻花书的评价也不尽相同。
      有人觉得李稻花的改革三部曲最好,尤其是最后的《华尔街奇遇记》,觉得她后来写的《重回十八岁》颇有江郎才尽之感。
      但是有人就喜欢她的《重回十八岁》,觉得她不仅敢想,还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。
      在这些人当中,李稻花还看到有个人拿着《亿万富翁》的碟带。
      “不止是学生们,我们也很期待这次的交流会,听说你的新书,《重回十八岁》也在阿美莉卡出版了,恭喜啊。”
      李稻花惊讶了,这他们都知道,美版的《重回十八岁》国内很多人都不知道呢。
      张鸣笑着说:“我在阿美莉卡有个朋友,也经常会打电话交流,这是他告诉我的。”
      “他应该没告诉你,《重回十八岁》的内容吧。”
      这次轮到张鸣惊讶了:“内容?难道跟我们看到的不一样?”
      “当然不一样,这也是我在下午的交流会里会讲到的,两国文化不同,有一些价值观念,给人的感觉也不同,这就是我写两版《重回十八岁》的原因。”
      第38章 诺贝尔文学奖中午吃饭的时候,李……
      中午吃饭的时候,李稻花觉得北大的食堂还挺好吃,菜品也多。
      这段时间都在家里吃饭,突然换换口味,也挺不错的。
      就是来吃饭的学生都来去匆匆的,这点在北邮也是这样,像李稻花这种慢悠悠吃饭的人,是少数,老师们吃饭都跟打仗一样。
      张鸣是个年轻的老师,也正是因为年轻,才被派过来接待李稻花,年轻人之间更容易沟通。
      “交流会结束之后可能会有学生让您给签名,如果可以的话,希望您能给签个名。”
      “这不是问题。”
      交流会是在下午两点准时开始,为防止出意外,李稻花他们是在一点四十的时候就开始往会场去。
      还没到地方呢,就看到路上有不少学生跟他们往同一处去。
      等到会场之后,两人只觉得自己来的太晚了,整个会场被学生们包围起来,来的晚的人,根本进不去。
      “让让,让让,
      让我们进去。”
      “没看到我们也没进去吗,给你让路你也进不去,安心在外面听吧。”
      “那总要让稻花老师进去吧。”会场就两个入口,都被堵着,他们只能从学生们中间挤进去。
      周围听到这话的学生们纷纷转头,直勾勾的盯着两人。
      “同学们让让,让稻花老师进去!”有学生大喊一声,然后站在前面,帮李稻花他们开路。
      借着帮李稻花开路的名头,这个学生也成功挤进会场,当然,跟在他身后的李稻花也总算进来了。
      九月份的天气还不算特别凉快,哪怕是头顶有风扇,四周的窗户也都被打开通风换气,那屋子里也十分沉闷。
      李稻花穿的是一件白色波点连衣裙,脚上是白色的小布鞋,看起来比这里的大多数学生还要年轻。
      学生们也是第一次见到李稻花,都是议论纷纷,整个会场嗡嗡嗡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