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92章
      至于推广手工艺的发展,这个倒是可以做到,并不需要花费太多。
      圣上这几年已经意识到手工艺的重要性,先进的工具,确实能提高生产力。圣上对这一条策论很认同。
      这张卷子大胆新颖,虽有些不切实际,但瑕不掩瑜,圣上在心里默默点头。
      把十张卷子看完,这个主考官不愧是圣上钦点的,选出来的卷子都很合圣上的心意,递上来的卷子名次也基本符合。
      圣上觉得瑕不掩瑜的那张卷子,被排在第六,他想了想,把那张卷子放到了第四,为二甲传胪。然后就不再做变动。
      王大总管接过卷子,把弥封一个个拆开,圣上看着他拆弥封,不知想到了什么,问道:“永宁侯的那个儿婿是不是今年考试?”
      三年前的那篇策论,对当时赈灾起了很大作用,受灾而死的百姓的比往年少了很多。圣上对那篇策论的作者还有一点儿印象。
      王大总管一边拆弥封一边回答,王勤能做大总管,记忆力还是很不错的,很快就从脑海里搜寻出这个人来。
      “回陛下,正是今年考试,听老奴那干儿子说,陆举人会试时考了第七名。”王大总管的干儿子王公公掌管着报社的审核,对谢宁的夫君陆川还是比较熟悉的。
      圣上接过宫人奉上来的热茶,惬意地喝了一口,有些诧异地抬头:“哦?那看来永宁侯这个大老粗,找的儿婿还不错嘛!你看看这里有没有他儿婿的卷子。”
      因为陆川以前给圣上留下的印象不错,圣上对他起了一点儿兴趣。
      王大总管此时正好把弥封都拆完了,很快就找到了陆川的名字,一看就笑了起来。
      “陛下,这就是陆传胪的卷子。”
      “传胪?”圣上拿过卷子,果然看到了熟悉的字迹。
      王大总管含笑点头:“正是。”
      圣上问:“他坐在哪里?”
      “第二排右侧第一个。”
      殿试的座位是按照会试的排名坐的,因为陆川会试成绩还不错,被安排在前列。
      圣上平日里事务繁忙,说是亲自监考,也不过是在开考是随便看一眼,然后就走了让考官们监考。
      由于陆川坐得比较靠前,圣上对他还真有点印象,因为陆川是在前面几排考生里,长得最好看的,圣上不免对他多留意了几眼。
      圣上迟疑了一下:“这第三名是谁?坐哪儿?”
      王大总管伺候了圣上十几年,虽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,也能揣摩对七八分,一听这话就明白了圣上的意思。
      “叫严易华,是严阁老的孙子,坐在第一排第二个位置。”
      圣上回想着严易华的长相,虽然长得还不错,但太过严肃寡淡,比起陆川来逊色不少。
      一般来说,探花是一甲中最好看的,这个严易华的相貌不是很符合。
      王大总管笑呵呵地劝道:“按理来说,探花郎是新科进士里长得最好看的,老奴瞧着,这位严进士的相貌不太符合,倒是陆进士比较适合当这个探花。”
      圣上故作拧眉:“糊涂!科举取士皆是以才华录取,哪能按相貌录取,那岂不是贻笑大方!”
      王大总管轻轻拍了一下自己的嘴:“是老奴说错话了,只是陆进士的成绩也不差,只与严进士差了一名,老奴想着,相差应该也不大。”
      圣上沉吟片刻:“你说的也有理,探花郎还是俊俏些比较好。”
      殿试结束后,陆川和一众举子出了宫门,就各自散去。
      谢宁在宫门口等着他,陆川不用谢宁招呼,直接爬上了马车,然后让车夫赶紧驾车回家。
      虽然早上没喝多少水,但一天下来,陆川还是被尿憋了很久。
      而且在皇宫考试,陆川的压力也很大,十几个考官盯着,旁边还有侍卫一直在盯梢。
      好在陆川进入状态后,就把慢慢把他们忽略掉,才能顺利答完考卷。
      考完了殿试,陆川的科举生涯彻底结束,奋斗了三年多的目标,一下子没了。陆川放松的同时,心里莫名有些空虚。
      以这样的心态在家躺了两天,什么事情也不干。
      谢宁不知道陆川的心情,只以为他是考试累了想休息,便没有去打扰陆川,也不让人打扰他,任由他整日窝在卧房。
      可能是躺平这两天,让陆川想起了他曾经的目标,立志做一个咸鱼,他的心态很快就调整了过来。
      第三天在礼部的安排下,陆川气宇轩昂地穿着殿试那天的斓衫,进宫听大臣宣读名次。
      第160章 游街
      “明启五年三月……第一甲赐进士及第,第二甲赐进士出身,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……”
      “……状元王允知……榜眼杨仕坤……探花陆川……”
      “传胪严易华……”
      陆川垂首立在殿外,高台上宣讲的人讲了什么,他已经听不清了,脑海里只有一句话。
      探花陆川!
      探花——陆川!
      他是探花?
      陆川怔怔站了许久,周围的人紧张地等待台上之人念及自己的名字。陆川脑海里莫名闪过永宁侯的身影。
      他回忆起和宁哥儿刚成亲回门那天,岳父大人给了他国子监的荫生名额,并期望他能考个状元探花回来。
      当时陆川觉得难如登天,怕是要辜负岳父大人的期望,却没想过自己真的能考中探花!
      陆川想,宁哥儿知道了,肯定会很开心吧。
      宁哥儿以前看了那么多才子佳人的话本小说,那么希望自己的夫君是个状元或者探花,好让自己当个状元夫郎或者探花夫郎,现在他应该实现了他的愿望了吧。
      还有宁哥儿之前的那个未婚夫,听说只是个二甲进士,他现在中了探花,应该能狠狠压对方一头,给宁哥儿长脸了吧。
      还有村长,他一直希望花溪村能出一个进士,现在他超额达成村长的期望,估计这个祠堂不止是要修缮,得要重新修建了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林林总总想了许多,直到有三三两两的新科进士对他道喜,陆川才反应过来,宣读已经结束了。
      陆川收敛起心绪,这不是该发呆的时候。他拱手对他们回礼:“同喜同喜!过誉了!以后大家便是同僚了!侥幸罢了!”
      应付完一堆不认识的人,陆川才看到刘扬走过来,两人默契地对了一下拳,没说什么恭喜之类的虚伪话。
      两人相视一笑后,陆川问:“你是多少名?刚刚没注意听。”
      “第一百八十九名,运气好,比会试时提升了几名。”刘扬说。
      王允知作为状元,很多人向他道喜,陆川瞧了一眼,发现挤不进去,索性就不凑这个热闹。
      大家喜气洋洋地互相道喜恭维,很快就有官员过来让他们去换衣裳,接下来要进行新科进士的压轴节目——打马游街。这是天下士子们渴望的无上殊荣。
      陆川在偏殿换上小太监奉上的探花郎专属官服,绯红色的官服衬得他本就白皙的肤色,越发白皙红润。
      平日里一贯穿得素净清雅的陆川,换上这身绯红官服,竟一点儿也不违和,反而增添了别样的魅力。
      小太监笑着恭维:“探花郎果然英姿绰约,穿上这一身衣裳,在这届举子中,怕是无人能比。”
      陆川谦虚地笑了笑:“公公过誉了。”
      小太监说:“探花郎不必谦虚,若非探花郎有如此相貌,今日这探花还不知要花落谁家呢。”
      陆川神色一顿,这小太监口中之意怕是另有隐情啊。
      小太监看陆川的神情,就知道他理解了自己的意思,遂继续往下说:“听说探花郎是永宁侯的儿婿,王总管让奴才带句话,恭喜永宁侯喜得佳婿了。”
      虽然劝圣上把陆川改为探花,是顺着圣上的意思来说,但终究是陆川得了利。王大总管可不是个做好事不留名的人,该讨的人情还是得讨。
      陆川笑着点点头:“请公公放心,陆某一定会带到。”
      *
      打马游街不仅是新科进士的无上殊荣,也是京城百姓人人都想凑热闹的盛举。
      这一天,不知多少百姓,围在游街道路的两旁,等着一览新科状元的风采。
      谢宁早早在最负盛名的酒楼,订了临窗的包厢,只要打开窗户,就能欣赏到他们的风采。
      谢宁知道以陆川的成绩,不可能考中状元,但前十名也能跟在状元后面,虽然没有状元探花那么风光,也是他心中最好的夫君。
      本来秦竹也想来凑这个热闹,但他还在坐月子,被一家人压着,不能出房门一步。
      这是秦竹嫁到京城来,第一次碰上状元游街这种盛事,却因为坐月子不能去看,心里憋屈郁闷得很。
      秦竹一不高兴,谢明首当其冲就是他的出气筒,被他强留在府里给自个儿子换尿布,还不准奶娘上手帮忙。
      谢璟小朋友还是个爱哭鬼,一会儿饿了要喝奶,一会儿尿了要换尿布,一会儿抱得不舒服也要哼唧两声,放到床上更是不行,他能嚎得所有人都忍不住心疼,抱起来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