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20章
      白玉:“是啊,我当时听了也很惊讶,那连老太太就是拎不清,当时对公子就总是挑事儿,现在真庆幸被退婚了,没有嫁进他们家,不然还得受他们母子磋磨。”
      谢宁也暗自庆幸,虽然他不怵连母,但有个老太太搅家还是很烦心的。
      况且现在有了陆川这个比连英杰更好的未婚夫,他早就不惦记了。
      不过,他的夫婿一定要比连英杰更好才行。
      连英杰是二甲十九名,陆川是个神童,十二岁就考上秀才,他要求他考个探花或者二甲头名不过分吧。
      陆川若是知道谢宁在想什么,定会哭出声来,让他一个文科学渣去考科举就算了,居然还要求第三第四名?他大概只会来一句,臣妾做不到啊!
      不过现在的陆川完全不知道,他正在秦夫子这里,在想怎么开口说,不在书塾继续读书的事儿呢。
      第18章 管家
      屋内摆设整齐,阳光透过窗户投射到桌面上。陆川此时正站在一张书桌前,对面是他的老师秦夫子。
      今天陆川是来跟秦夫子报喜的,即将成亲,总要让老师知道。
      秦夫子基本上是原身除了父母之外,最亲近的人,也是最熟悉原身的人。
      陆川病好后,总能隔三差五收到秦夫子寄来的信。一开始是劝慰他放开心胸,不再想乡试落榜的事;后来就是劝他在为生计奔波之时,也要不忘读书。
      总的来说,这个夫子对原身是真的很好。陆川字体还未练成,不敢给秦夫子回信,每次收到信都是托人带话回去,表示一切安好。
      所以陆川定亲后,再次收到秦夫子的信,认为一定要亲自去跟秦夫子报个喜。
      可两人一旦见面,秦夫子一定会考较他的学识。陆川翻出原身做的课业和注释,连着几天死记硬背,自觉能应付秦夫子,才到书塾拜访他。
      陆川刚磕绊地答完,秦夫子没有说话,室内陷入一片寂静。
      陆川大气不敢出一声,他仿佛能感觉到秦夫子的不满与失望。
      半晌,秦夫子叹了一口气:“看来你这段时间忙于生计,确实懈怠了不少。”
      陆川羞愧低头,他哪里是懈怠了,刚卖弄的这点知识,还是他努力的结果。
      本来秦夫子是打算让陆川做一张卷子,陆川借口前段时间劳作,不小心伤了手,没办法拿笔。
      于是就改成了一问一答的模式,结果显而易见。
      陆川小声解释道:“学生乡试后在病榻上缠绵了些许日子,病好后又为了生计忙活,看书时间确实少了。”
      秦夫子也知道他这学生的情况,不好过多苛责。
      哪怕他可以免了陆川的束脩,可纸墨笔砚样样都是花销,他也不能让学生为了读书活活饿死。
      秦夫子不想在这个上面多说什么,便转移话题:“我看你比之乡试时确实沉静不少,不像那时候紧绷,也算是一件好事吧。”
      陆川巴不得赶紧略过这一茬,顺着秦夫子的话往下接:“许是下地劳作多了,身体强壮了几分。”虽然只有那几分菜地。
      “我知你无事不登三宝殿,之前寄了那么多封信,也不见你来看我,现在来是要干嘛?”秦夫子脸上是他一贯的严肃神情。
      陆川朝秦夫子笑笑,从怀里掏出一张请柬,双手奉上。
      请柬是陆川找人代写的,毕竟他现在的字虽然不丑,但也拿不出手。
      “学生将于两个月后成婚,届时请老师一定要赏脸。”
      秦夫子想想陆川也确实到了要成亲的年纪。
      他一边接过请柬,一边问:“这是娶的哪家的千金?”
      陆川恭敬地回答:“回老师,是永宁侯府的哥儿。”
      秦夫子皱眉:“永宁侯府?哥儿?”
      陆川肯定道:“是的,永宁侯府的哥儿。”
      秦夫子眉头皱得更紧:“可是哪个长辈给你定的亲事?”
      陆川:“是学生自己同意的。”
      秦夫子:“你可知现在朝堂之上,文武百官互相排斥?你一旦与永宁侯府结亲,便是武将一派,作为文官是没有出头之日的。”
      陆川行了一礼:“这些学生都知道。”
      秦夫子盯着陆川看了片刻,最后只能无奈道:“既然你都明白,那为师就不多说了。”
      陆川展颜一笑:“谢老师!”
      秦夫子看了请柬后,把请柬收了起来,表示到时候会去赴宴的。
      秦夫子又说:“你现在有了永宁侯府这个岳家,估计以后读书是不愁了。”
      时下的贫苦读书人,光靠自家供不起,稍有成绩后,便会寻一门有力的亲家来供自己读书。
      秦夫子对待陆川找个有权势的岳家,倒是能轻易接受。
      对此陆川早有准备,永宁侯府能看上他,主要还是原身的秀才功名管用,不然还能看上他一个月六两的月俸不成。
      榜下捉婿重要的是榜,他得榜上有名才配得上人家哥儿,所以最近他一直在看原身留下的书籍和笔记。
      陆川虽然是个文科学渣,但也只是他自己不想学罢了。他的记忆力和智力还是很好的,不然也不会考上双一流的大学。
      现在他已经能把四书背下来了。
      谢家有权有势,而且以后他和谢宁住在京城里,自然是要在城里找个书院去读书。
      陆川在想怎么向秦夫子开口,他以后不来书塾读书的事。
      花溪村隶属于清水镇,位于清水镇和京城中间,所以花溪村的人平时更喜欢进城里买卖。
      陆川启蒙时还是个村夫的儿子,没有门路到城里去念书,便去了清水镇上秦夫子的书塾。
      秦夫子只是个举人,书塾在清水镇有一定的名气,但跟城里的书塾相比,就不值得一提了。
      还不待陆川开口,秦夫子自己先提起了。
      “本来我是打算等你考中举人,便找以前的同窗推荐你进白枫书院读书,以我的水平只能教你到举人。没想到乡试出了意外,没有成绩我也不好推荐你过去。”
      白枫书院是京城三大书院之一,只招收平民学子。
      “现在你有了一门显赫的岳家,自己也能拿到白枫书院的推荐信。就不强求你再留在我这间小书塾了。”
      秦夫子的神情还是很严肃,陆川却看出他眼底的不舍和欣慰。
     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再教导一个学生时,他会大方地放手。
      陆川尊敬地朝秦夫子行礼,秦夫子坐在椅子上,静静地看着他行完一礼。
      之后陆川表示,家中已无亲人,婚事需要自己操持,这段时间不能去进学,待成亲后再去寻书院。
      秦夫子表示理解,他这个学生也只能靠自己了。
      陆川拜别秦夫子,回到家中,莫名有些伤感。
      原身虽然父母俱亡,但还有老师和村长挂念着。
      而他陆川,在现代虽然父母都在,却像个孤儿一样,到处流浪。
      *
      永宁侯府内,谢宁正被谢母压着,学习如何管家。
      谢宁无聊地翻看账本,有一搭没一搭地拨着算盘。
      他本就不耐烦这活,偏偏谢母要求他一定要学会看账本管家。
      待学完管家之后,还要学习如何迎接往来、如何送礼。
      谢宁想想就觉得好烦啊,成婚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事儿要干,就不能像在家一样,每天吃吃喝喝玩乐吗?
      谢宁心生抵触,学习起来自然懈怠。
      谢母推门而进:“宁哥儿,学得怎么样了?”
      谢宁拖长语调:“不怎么样。”
      一听这话,谢母就知道谢宁在敷衍了事,这孩子被她从小娇惯大了,对于不感兴趣的东西,瞧都不瞧一眼。
      谢母在谢宁旁边坐下,给他倒了一杯茶,谢宁撂开算盘,接过水杯,一口闷。
      谢母无奈地道:“宁哥儿,你不好好学习管家,以后你的嫁妆谁管啊?陆家谁管啊?”
      谢宁不以为然道:“母亲你给我拨一个能干的嬷嬷帮着管嫁妆呗。至于陆家,从咱们府里找一个管家就行了。”
      谢母恨铁不成钢地点了点谢宁额头:“你呀!哪怕有得力的手下,也要自己学会看账本,万一他们黑心肝子做假账,你都看不明白。”
      “而且陆家只有儿婿一人,没个长辈帮衬着,到时候什么事儿都得你们夫夫俩一起来。”
      “而且儿婿平日里还要读书,你不是想让他给你考个进士吗?不考进士了?净给你处理家里的琐事?”
      谢宁激动得一拍桌子:“那当然不行!不说状元探花,最起码二甲也是要考上的。不然我就是区区一个秀才的夫郎,走出去我颜面何存?!!”
      立在旁边的白玉暗自发笑,公子这是被夫人拿捏住了。
      谢母语气平淡:“既然儿婿要考进士,那家里的活就得你来安排,现在还不想学吗?”
      谢宁眼珠子左转转右转转,就是不正眼看他娘。
      他既不想学,又想让未来夫婿无后顾之忧,专心读书,给他考个进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