憧憬
二十分钟后,他重新站在那家店门口。
店员显然对去而复返的这位顾客印象颇深,还在不明真相的奉承,“是想送给刚刚那位小姐的惊喜吗?”
宋珂敷衍的点点头,没多做解释。
刷卡的时候,他没等店员将那只深蓝色天鹅绒首饰盒,和带银色logo的礼品袋一起递过来,只是伸手从柜台上拿起那枚纤薄的小项链,随手揣进了裤兜。
他怕余清淮看到包装的logo不会收,虽然他估计余清淮根本不认识这个品牌。
但是……买都买了,要是余清淮不收他难道丢掉吗。
他回家换了睡衣,就坐在沙发上打游戏,余清淮不在他就可以投屏到大屏幕上,游戏音效也可以开很大。
可才玩了十几分钟,他就开始走神,手柄在手里按得心不在焉。
他抬头看了眼时间——六点半了。
余清淮还没回来。
但他肯定是不会给余清淮发消息,问她几点才回家。
直到时间到了晚上快八点,余清淮还没有回来。
八点半。
九点。
他一边盯着屏幕上那个披着破旧斗篷的角色死了又活,复活又去送命,这样循环了十几次。一边不断看时间。
明知道冰箱里还有余清淮准备的午餐,动都没动过,他也不拿来将就,也不点外卖,就这样赌着气。
到了九点半,他彻底坐不住了。
他烦得抓了抓头发,手柄甩到一边:“研究个破资料能研究这么久?”
余清淮在干嘛呢?余清淮还在唱歌。
他们这个小包间,大概是整个KTV里氛围最好的了。
没有人低着头玩手机,其中一个人唱歌的时候,另外两个人都认真充当氛围组。
余清淮手里还拿着个KTV里配的塑料小手,有人要是飙高音了,她就用那个小手拍得啪啪响。
余清淮只唱了几首歌,都是那种老歌,商场里偶尔怀旧会放的那种,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。
虽然她现在已经能很熟练的,使用宋珂的那个造型看起来很唬人的唱片机,放黑胶,而且听的都是宋珂精心收藏的,各类前沿或经典的音乐。
但天天听那些,也没有陶冶她的音乐素养一点。
轮到她唱,还是那些老掉牙歌曲,唱得很起劲。
他们白天没约植物园,约在了麦当劳,冬天的植物园太冷了,连手都不敢伸出来。
叁个人点了薯条、鸡翅、还有热巧,肚子暖洋洋的,店里的暖气又开的足,大家都很放松,所有疲惫和压力一扫而光。
更重要的是,今天谈论的话题太让人兴奋了。
余清淮把网课老师发给她的资料,全都整理出来了。包括自考大专的可选专业、每个专业的优劣、考试时间、报名网站和流程……她一股脑地讲给另两人听。
他们听得专心,余清淮也讲得很细,她明白信息差决定了很多事情。
有时候交出去的那些学费,也是在买一个信息差。
靠自己在网上搜,不仅零碎,还不一定准确,网课老师给到的都是最新最全面的。
叁个人围在一起讨论,声音落在这间快餐店里并不突兀,四周都是和他们一样,年轻又平凡的普通人。
涂凡想考行政管理,是从实际角度出发的,因为听说这个专业最好考,课程不难,工作适配面又广,将来不管是转文职、考编,都能用得上。
许招娣想考人力资源管理,如果她想往高层跳,比如做管理岗或者转职HR,她现在的学历显然不够。
说着说着,仿佛毕业证书已经在眼前,美好的未来就在不远的地方向他们招手。
余清淮喜欢和他们坐在一起,聊这类似的话题,他们眼里和她一样,盛着的都是憧憬。
他们还用英语对话,然后互相开玩笑的恭维彼此的口语有很大的进步,说说笑笑的,时间混的很快。
他们在店里吃了午餐,一人啃了一个大汉堡,汉堡啃完就犯困,大家的谈论渐少,余清淮刷着题,另两个人各自查着专业的相关资料。
晚饭他们吃的麻辣烫。
涂凡说冬天最适合吃这个。
涂凡自己在中餐厅打工,是个活的小吃地图,那个麻辣烫连店都没有,就一个移动车,桌子和塑料小板凳沿街边一路摆过去,生意很好。
就餐环境可以说是恶劣——连余清淮这样的个头,腿都伸不开。但她不在意,没人会在意。
等餐的时候,叁个人像鸵鸟一样,脖子缩着,背拱着,把自己团成一团,实在是太冷了。
过了一会儿,老板吆喝了一声:“来喏!叁碗麻辣烫!”
说着,一碗红油浮面的麻辣烫,热气腾腾的被端上来,刚放在他们面前,酸辣的香气便扑面而来,熏得人直流口水。
叁个人围着一个小桌子,周围的人都是这样围坐着,默默干饭的人,每个人的碗里都冒着热气,在冬日里的街道升起来。
街边冷风呼呼地吹,锅里的热气却仿佛搭起了一层结界,将一切寒意都隔在外头,只剩下一张张低头吃饭的脸,和碗里热辣腾腾的香气。
叁个人埋头嗦粉,夹起煮得软软的、又入味的南瓜块儿、脆爽的藕片、还有吸满汤汁的豆皮、弹牙的鹌鹑蛋……
大家都不做声,默默的填饱肚子,许招娣抬起头,话都来不及说,就对着涂凡比大拇指,意思是太好吃了。
叁个人都笑起来。
余清淮此时已经把宋珂这个人,远远的抛在了脑后。
她心里装着很多东西,考试、专业书、另外两位小伙伴的前途、她账户里的存款、她自己的前途、有没有可能靠法律扳倒方燕、她要看更多相关案件才行、麻辣烫可真好吃啊下次试试自己做,等等等等。
唯独没有宋珂。
她的目光穿过白雾落到另外两个人的面庞上,想着:快了,很快了,最多一年,我要结束这一切,让那些过往再也无法影响我。
我要走到新的生活里去。